国大首个中英通识课程受学生欢迎

国大首个中英通识课程受学生欢迎

August 16, 2015

来源:联合早报 2015 8月16日 星期一
文/许翔宇

“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是国大为给学生全面教育而推出通识课框架10多年来,首个以中英语讲授的课程。设计给课程的中文系副主任李子玲副教授指出,课程已非中文系学生为对象,用意是凸显华文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

对在讲英语家庭成长的黄以扬(24岁)来说,上华文课曾是一件苦差。小时候父母每周送他去上华文补习班,让他感觉痛苦难熬;中学毕业后报读理工学院,他曾“庆幸”不必再读华文。

然而,这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工业设计系的二年级生,这个学期出人意料地报读国大中文系的一门课,这个以双语讲授的通识(General Education)课程——“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让他重新找到学习华文的兴趣和动力。

这个让黄以扬改变“华文枯燥难学”印象的单元课,是国大中文系开放给全校学生报读的课程。这也是国大为给予学生全面教育而推出通识课框架10多年来,首个以中英语讲授的课程。

8月新课程关于华文流行曲

国大中文系连续两个学期开这门课,每个学期有约240人报读。学生的踊跃反应,也促使该系接下来开办更多这类非主修双语课程,其中包括王昌伟副教授今年8月开办的“东南亚地区华文流行歌曲”,以及潘秋平副教授在筹划开办的一门从新加坡语言看本地社会历史转变的课程。

设计“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课程的国大中文系副主任李子玲副教授说,课程以非中文系学生为对象,用意是凸显华文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课程以研讨会形式教学,邀请不同职场专才担任客座讲师,分享他们如何凭驾驭双语,在广告、制片、媒体及商业等领域取得成功,让学生领略华文的实用性。”

受邀讲课的包括本地资深广告人林少芬、纪录片制作人韩光伟和陈惜惜、中华总商会董事李秉萱,以及跨语言全国翻译委员会成员之一的陈丹枫等。

课程没有考试,评估是按学生参与讨论、书写感想及随堂测验的表现。阅读材料及书写以英语为主,讨论可用双语进行。分组讨论课上,学生必须收集原始资料、做专题介绍。李子玲说:“我们希望学生在毕业前能拓展眼界,并提醒他们别放弃自身原有的双语优势。”

学生:掌握华文也能开启多扇门

黄以扬说,平时讲华语的同学与他沟通时也自动转用英语,导致他的华语会话能力退步,连到小贩中心点菜时也支支吾吾,令他有点不好意思。“我现在恶补华语,不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崛起,让我看到华文的重要性,我也希望能与长辈更好地沟通,深入了解本地文化遗产。在朋友介绍下上这门课后,我意识到华文在现实领域的实用性,更有内在动力去学习华文。”

刚毕业自国大社会学系的何楚杰(26岁)说:“客座讲师分享实际的职场经验,让我意识到华文不单用于日常沟通,也能为你开启多扇门。以林少芬的例子来说,她将传统文化底蕴与西方审美观结合,让她的作品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

尽管“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要求学生至少有华文B的基础,但也有非华族学生凭着高度的热忱,获李子玲特别允许来修读。来自瑞典的罗宾(Robin Bodin)是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系学生,目前在国大进行交流。对于课上涉及华文部分,一名助教会坐在他身旁同步翻译。“亚洲将是未来最大的市场,尤其中国的发展,更不容小觑。我希望做好准备,培养到中国经商所需的文化知识。”

通识课程和“新加坡学”(Singapore Studies)课程是国大生毕业前必修的课程,各院系都可开办单元课程供学生选修。国大中文系开办的这类课程还包括“探索华语电影:上海—香港—新加坡”“古代中国历史与文学”,以及“新加坡华人的日常生活:过去与现在”等,都受到学生的欢迎,课程以英语讲授,报读人数往往有100多人。

王昌伟副教授指出,这类课程与中文系开办的传统主修课不同,希望让华文基础不强的学生培养起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兴趣。“他们可能中学毕业后就没有接触华文,这些课有助重新唤起他们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从他们切身的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发他们进一步阅读华文的兴趣,而系里也有其他课程供他们继续报读,以做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