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中文系融合实地考察和讲座 追寻土生华人足迹

国大中文系融合实地考察和讲座 追寻土生华人足迹

June 15, 2016

来源:联合早报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03:30 AM
文、图/潘万莉 国大通讯员

 

ZB_08_06_2016_CJ_4_31785892_31785859_tanke_x8wkc (1)

国大中文系考察团在林谋盛纪念碑前集体合照。

认识历史人物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融合实地考察和讲座,让学生通过精彩有趣的方式了解早期土生华人对华社的贡献。

亲临历史现场认识伟人

陪同考察团的尚有历史教师卢观英、郑淑娟与徐声文。87岁经历日据时期的老怡保梁伟风也受邀随团作现身说法。他特别谈及其父母被日军机关枪射杀经历,以及慰安所之所讲所闻。

黄贤强:研究新马华人史

修读“东南亚华人”和“中国与东南亚社会文化互动研究”课程的约30名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不久前在黄贤强副教授的带领下,穿梭于伊丽莎白女皇道和历史悠久的凤山寺,寻找早期土生华人的足迹。

伊丽莎白女皇道贯穿了几个历史意义深远的产物,其中就包括同学们参观的林谋盛烈士纪念碑和陈金声喷泉塔。1954年由华人社会建造的林谋盛烈士纪念碑伫立于大家眼前,仿佛默默地述说着这位伟人的贡献。在导师的生动讲解下,林谋盛抗日救亡的画面更是清晰地浮现于同学们脑海中。

首次参与田野考察活动的卢恩情(中文系大一)认为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她说:“亲临历史现场让我对这些伟人留下了更深刻印象,在读牌匾时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感觉很真实。”她坦言:“之前看到纪念碑时都不会特别注意伟人的贡献,对于这些历史人物也不特别熟悉,这次考察活动让自己关注历史人物。”

除了纪念碑,同学们还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凤山寺,探索早期土生华人与新加坡庙宇的关系。凤山寺由出生于马六甲的南安人梁壬葵在1836年创建,1908年的重建工程则由林谋盛的父亲林路负责。早一批的南安移民中有不少就是从马六甲进入新加坡谋生的土生华人,而凤山寺便是南安人到本地开埠的重要证明。傅简宁(中文系大四)受访时说:“从来没有想过土生华人与本地庙宇的关系,参观凤山寺后,比较清楚早期土生华人对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付出。”

听讲座进一步了解土生华人

这天正好也是亚洲文明博物馆与国大中文系联合举办的新加坡华语文化讲座系列第五讲,题目为“当莱佛士‘遇见’孔子:土生华人和受英语教育者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互动”,主讲人正是黄贤强副教授。于是实地考察结束后,同学们便前往亚洲文明博物馆参与讲座,进一步了解新加坡土生华人的历史。黄贤强副教授受访时说:“实地考察和讲解是最佳的教学活动之一,所以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带同学出校外,甚至是国外实地教学。”

讲座中,黄贤强巧妙地将贡献显著的土生华人或受英语教育者比作莱佛士和孔子,例如林文庆为何是“穿上唐装的莱佛士”,而林谋盛则是“穿上西装的孔子”?通过这生动的比喻,黄贤强深入解释了土生华人、受英语教育的精英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探讨了 “土生华人”这一概念的广泛定义。 应尚君(三年级交流生)受访时说:“实地考察和讲座的内容密切相关,这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融合非常巧妙,让我们轻松地吸收了不少关于土生华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