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中文系学生徒步克拉码头探寻潮州人历史
October 5, 2016
来源:联合早报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03:30 AM
文、图/潘万莉 国大通讯员
国大中文系学生到粤海清庙了解潮州人宗教信仰。
一提起克拉码头,闪过大家脑海的,应该是繁华的商业街景,但新加坡独立前的克拉码头究竟是怎样的面貌?现在充满摩登气息的街道,又承载着哪些历史故事?
9月6日这天,修读“海外华人”这门课的18名国大中文系学生在李志贤副教授带领下,到克拉码头展开实地考察,探寻繁华背后的历史痕迹,了解早期华侨的生活状况。
潮州人聚集地
19世纪上叶,潮州人开始从中国移民之新加坡,而新加坡河旁的珠烈街(Chulia Street)和沙球劳路(Circular Road)地带便是潮人的聚集地。现今的珠烈街马路左侧是华侨银行,右侧则是一排酒吧,形成一幅繁华的街景,但昔日的景观却大相径庭。珠烈街以前称“山仔顶”,最早的潮人的甘蜜种植地;而华侨银行现址旁的路段以往则是福建人和潮州人地盘的交界处,两班人马经常上演“楚汉相争”,因争夺地盘儿发生殴斗。
跨过马路,迎面的便是通向新加坡河的广东街(Canton Street)。昔日的广东街是繁忙的,白天和夜晚都呈现不同面貌。白天的新加坡河畔停泊着几十艘驳船,而广东街上总能见到载运工人运送货物的身影,遇上重大节日时还能目睹隆重的游神仪式。夜晚,载卸货物的码头上打起了简单的戏台,潮侨同胞一块儿在观赏精彩的表演。
在旁的沙球劳路俗称“十八间后”,昔日这里潮州人房屋和商店密集,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重新发展这地带后,多数原来的商店房屋现今经过修复后都焕然一新,注入新生命。
同学们一路沿着沙球劳路和俗称“马车街”的沙球劳路上段徒步,在李智贤副教授生动的讲解下,潮州人昔日的生活面貌一一呈现眼前。不知不觉,大家来到了中央广场(Central),即潮州人昔日俗称“新巴刹”的特色市场。“新巴刹”是潮州人的聚集中心,是潮州人的菜市场。对面的“香港街”和“戏馆街”也是潮州人当初是我居住地,承载着丰富的潮侨历史痕迹。
李志贤副教授受访时说:“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历史与课堂上是不同的,教师以外的历史考察能将人物、时间和建筑相互结合,还原历史原貌,更具现实意义。”
夏纬绢(中文系大四)说:“这次实地考察让我更好地香香早期潮州人的生活面貌,了解克拉码头的这段历史故事。”
从庙宇看早期潮侨人际网
说到早期的华侨,绝对不能忽略庙宇所扮演的角色。粤海清庙为潮州人建立的庙宇,主要祭拜妈祖和玄天上帝,是潮人重要的信仰中心。
除了体现潮州人的宗教信仰特色,粤海青庙也反映了早期潮群与其他方言群的关系。踏入庙里,映入眼帘的便是应和会馆和茶阳会馆赠与的牌匾。这体现了潮人当时与其他较小的方言群体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对抗群体较大的福建群。可见,粤海清庙扮演了团结个方言群组织的功能。席妍子(中文系大四)说:“参观庙宇能更了解方言群的宗教文化,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