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尼:中文系招生难的深层次问题

沈裕尼:中文系招生难的深层次问题

July 22, 2019

来源:联合早报 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文/沈裕尼

 

20190719_opinion_chinese

拥有66年历史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近年招生人数不断下滑,如今每届主修人数已逼近个位数。(档案照)

《联合早报》7月7日报道,拥有66年历史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近年招生人数不断下滑,如今每届主修人数已逼近个位数。国大中文系代系主任许齐雄副教授认为,国大中文系主修人数滑落,并非由于生源流失到本地其他大学的中文系,更多是“非战之罪”。

他剖析三大原因。首先是本地有能力读中文系的学生正逐年减少,且中文强的本地生源也不一定愿意读中文系。第二个原因是面对国际化的竞争。现在的升学渠道多元,不仅可负笈传统的港台地区,近年还可到中国大陆修读中文、翻译和国际关系等专业。第三个原因是收生的制度。国大中文系先由文学院统一收生,其中有好些具吸引力的科系如心理学系等,因为截分点高,想读中文系的学生会考成绩若比截分点稍低,可能就无法被录取。

为了保住继续用中文传承文化的空间,国大中文系在过去两三年积极求变。今年起内部试行自主收生面试,在稍低于截分点的学生中发掘人才;采用“以大课养小课”的策略,开设多门使用双语或英语教学的课程,融入现代元素,一改以往偏重古典学术研究的印象。许齐雄副教授还用书店卖零食求生存的经营方式作比喻,因为如果不做出改变,中文系连能否在大学存在都将成问题。

对所有关心华文前景和命运的人来说,在目前年轻人与学生整体华文水平普遍低落的情况下,国大中文系面对的招生困境和报读人数不断滑落的现象,虽然似乎是意料中事,但还是让人不无唏嘘。

可以这么说,除了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或者拿奖学金的外国学生,中文系最重要的生源主要来自10多所特选中学;但很遗憾的是,因为母语(华文)科目不包括在报读大学的成绩之中,这项教育政策使得上初级学院后愿意继续修读语特课程的学生减少了许多。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学习语言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在初院继续选读华文的学生,等于“放弃”了华文,与华文渐行渐远,非常可惜。

两个多月前,教育部长王乙康宣布从明年起,九所中学将开办华文语特;两年的语特将开放给中三学生修读。王乙康说,这么一来,我们就能在更早的阶段培养一批有能力深入学习母语的学生,日后到初院继续学习。这是一项美好的愿望,但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验证。

相对国大中文系的招生困境,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入学人数平均每届有90人,似乎没有面对生源难求的问题。但从该系本科生课程负责人曲景毅副教授的谈话中了解到,有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可能不是中文系,或因各种原因没有被录取,但如果他们的中文水平较高,也会受考虑通过面试录取进入中文系。这些学生的人数占的比重有多大?真正以中文系为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学生人数又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除了许齐雄副教授所剖析的三个招生难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提及,那就是中文系毕业生工作出路的问题。笔者相信,这才是招生难的深层次问题所在。中文系的好些课程单元属于很专很冷门的领域,加上中文系毕业生一般给人印象是英文不好,没有什么职场技能和知识,所以工作出路面对很大的局限。中文系毕业生一般就是当华文老师,或进入华文媒体行业,不像其他使用英语教学科系的毕业生,工作出路比较广。

我国双语教育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石,也是母语“花果飘零,灵根再植”的希望所在。然而,由于一些人先入为主的固有偏见,认为一般人无法很好掌握双语,加上学校教导母语的课时很短,使用的范围与机会也不多,于是产生了“一主一副”的自我设限的心态。基于升学与现实生活需要的考量,母语被牺牲了,再怎么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动力,效果也甚微。其实,人类大脑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专家早已指出,0岁至6岁儿童是学习母语的关键期,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学习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并不会造成学习上的混淆。

若中文系毕业生的工作出路能有更多的选择,也许就能吸引更多学生修读中文系。要达到这个目的,课程单元的内容与题目须贴近职场所需,符合社会需求,开办更多受欢迎的学科,如翻译、国际关系学等。若能够将母语科成绩纳入报读大学的计分科目,相信效果会更显著。我们也就无须担心社会终将走上单语化道路的宿命。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凭兴趣而只拿一份“过得去”薪水的人会有多少?他们是否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一个长辈曾对我说,选读中文系的学生让人多一份钦佩,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人生道路;而他们也很清楚,选择了中文系,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追求世俗社会所定义的成功的物质生活。